知行合一-读《王阳明传》有感

一直听说王阳明的心学,他是一个纯粹的唯心主义者,纯粹到极致,最近在宁同学的推荐下,决定好好了解他,看完《王阳明传》收获颇多,于是自己就想以“知行合一”写一篇感悟,但是文笔柔弱,不能传达出自己在本书看里面体会到王阳明真正的知行合一,致良知,格物致知的精神给读者,不过反过来,如果不去尝试就永远写不好他,因为我决定要好好继续研究下去!(部分摘抄王明夫先生的)


王阳明,浙江绍兴余姚人,明代思想家、军事家和教育家,阳明心学创始人,生卒于1472-1529年,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治武功兼备之人物,“立德、立言、立功”皆居绝顶。他传奇的一生,证成了“知行合一、内圣外王”的理想人格,气象万千、光耀千古。

一、少年雄心

王阳明出生于书香门第,幼时即显天资聪颖,才思敏捷,十余岁能诗。11岁时,父亲中状元,于是随父迁居京师(北京),视野从余姚到了皇城。12岁时,问私塾先生:“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?”先生回答说:“惟读书登第耳。”阳明说:科举登第不能算是第一等事,人生第一等事应该是成为圣贤。小小年纪,志趣骇俗。

怎样成圣贤?儒家经典《大学》指明了目标与路径:三纲八目。三纲领是:明德、亲民、至善;八条目是: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
成为圣贤的路径,从格物致知起始。什么叫做格物致知?所谓格,无妨理解为面向、直面、面对面(比如格斗的格,两人面对面),物就是事物。格物致知就是要与事物面对面,去探究事物、深入认识。朱熹认为,天下万物,虽各不相同,但所有事物都具备共同的本原、根本的本质,那就是“理”或“天理”。今天格一物、明天格一物,日积月累,格物穷理,透过现象看本质,最终认识到了万事万物九九归一的本原即理,对“理”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,就是达到圣贤的境界了。这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和最高权威朱熹的思想旨要。

16岁时,王阳明依照朱熹的理路,面对家里院子里的一丛竹子进行格物。他整天与竹子面对面地“格”,试图格(探究)出竹子的什么理来,如此一连七天,一无所获,却是积劳成疾,病倒了。格竹失败,为王阳明怀疑和跨越理学权威朱熹埋下了重要的伏笔。

18岁时,王阳明在江西拜访当世大儒娄一斋,娄一斋点拨他“圣人必可学而至”。自此,王阳明正式立志成圣贤。一生的求索和归宿,皆以成圣贤为主线。

二、彷徨与摸索

少年王阳明“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”。他曾说:读圣贤书的儒者应该以不会用兵为羞耻。儒者以文章词句欺世盗名、获得富贵,以华丽辞藻粉饰太平,一旦遇到社会危机、国家变故,则畏首畏尾、束手无策,实在是读书人的羞耻。孔子也说过:有文事者,必有武备;有武事者,必有文备。

有一天晚上,王阳明还梦见东汉伏波将军马援,马援曾经说,“男儿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,哪里能病卧床榻死在儿子女儿怀抱中呢?”王阳明14岁时开始研习兵法,学习骑射技术,以求具备文韬武略。15岁时,自己私自离家一个多月去居庸关考察边患、察看地形、谋划防务,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骑马射箭,刻苦勤练,箭术一流。“失踪”一个多月后风尘仆仆回到家里,腰带配剑,一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模样。父亲得知原委,痛斥王阳明。

16岁时,鄂豫陕交界地区发生流民暴动,建国号为“汉”,震动京师。王阳明觉得这是自己为国效力、显露身手的机会,他写了一份长篇奏折,结合他的兵法知识和考察居庸关经验,审势谋策,甚至请缨带兵去征讨。他托父亲把奏折转呈皇上,再遭父亲痛斥为“狂生”。

王阳明,文才过人,一度驰骋文坛,组建诗社,在京师皇城和家乡绍兴拥有词章盛名,与当时的诗坛领袖唱和颉颃,意气风发,文采飞扬,所谓“泛滥辞章一时期”,但他很快觉得 “使学如韩柳,不过为文人;辞如李杜,不过为诗人”; “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!”吟诗作赋,充其量只是个诗人文人,而成不了圣贤。于是,厌弃辞章,退出文坛。再转去研习兵法,得许璋真传,重燃经略四方之志。

32岁之前的王阳明,因为各种因缘和契机,深入学习过道家和佛家。在多地多处求仙访道,行导引术,曾筑居山洞,修炼道家养生仙术(道教的吐纳养生之法);亦常参禅静坐,修炼佛家空性。他厌弃世之纷扰,喜欢道佛的清静,曾经决意出家。但顾念祖母和父亲,觉得子孙当尽孝养之道、赡养之责,此乃人之基本道义,“此念生于孩提。此念若可去,是断灭种性矣!”几经思想斗争,他最终放弃了彻底出家的念头,弃佛回儒,“正德丙寅年元年,始归正圣贤之学”。

上述过程,史书称作王阳明历经五溺:“初溺于任侠之习,再溺于骑射之习,三溺于辞章之习,四溺于神仙之习,五溺于佛氏之习。”

由于家世背景和才赋精力过剩,读书、科举、做官不能满足王阳明的兴趣,他一直在科举考试之外,寻找人生的意义和方向,朦胧尝试了三个方向:一是经略四方;二是做圣贤;三是入佛老。历经五溺的彷徨、迷茫与摸索,最终弃佛老而回儒。王阳明在后来主考山东乡试的时候,还专门出了一道题目叫做《老佛害道,源自圣学不明》。

三、多有不顺

王阳明年少丧母,后常遭继母薄待;读儒家圣贤书,对科举考试提不起兴趣,感觉无聊而迷茫;想做圣贤,去实践格物致知,却是格竹成疾,落下终生肺病咳嗽;有意经略四方,精研兵法和纵横术,学骑射,尚武举,又报国无门、英雄无用武之地,还屡遭父亲痛斥;驰骋文坛,虽以词章拥盛名,又觉舞弄虚文、终是无聊;厌世逃避,遁入道教佛家,终又意识到“此簸弄精神,非正道者也。” 一心想成圣贤,却不知门径、不得其法,不知如何是好。

原本,王阳明性格好动,喜欢饶舌搞笑,常常生事,是个嬉笑怒骂、谐谑搞怪、率真淘气的人。20岁那年,跟随几个堂叔和姑父一起学习,准备科举考试,他白天读书,晚上则收拾书堂,把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物整理归类,经常一读就忘了时间,回过神来一看,已是深更半夜。有一天,人们突然发现王阳明变了,变得正襟危坐、谨言居敬,有人觉得好笑,王阳明正色回敬道:“我过去放任不羁,如今知道自己错了。春秋时期卫国人籧瑗,活到50岁,死的前一年即49岁才知道自己的过失,我现在还不到20岁,悔过自新还不晚吧。”21岁,王阳明参加乡试,顺利中举。

22岁会试落第,三年后再次会试落第,两次失败打击。

1498年27岁,王阳明痛定思痛、反思自己兴趣多变、不能专一,于是重回研究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。精神追求和人生寄托最终回到一个念想:此生要做圣贤。

儒家学习,有举子学与身心学之说。举子学,是应试教育、应试学习,读圣贤书(四书五经),参加科举考试,意在登第做官。身心学,是素质教育、能力学习,读圣贤书,领悟它,做到它,身体力行它,把圣贤的主张和道理,变成自己的生活形态和人生状态,达到明德、亲民和至善,真正成为一个圣贤。

王阳明本能地不屑于举子学,所以,纵然凭其过人之才赋,也落得个两次科举考试败北。落第后,他说:“世以不得第为耻,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。”王阳明的志向是成为圣贤,他有兴趣的是身心之学。科举做官非他志趣,格物致知、身心致圣,才是他的追求。

王阳明在寻找人生方向的过程中,把各种思想学说都趟了一遍,在儒、道、释、兵、法、纵横诸家之间出门入户,以其巨大的心量,兼收并蓄地接收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资源。

国学武装一个人的思想世界、涵养一个人的精神境界,能把一个人改造成什么样的能力和状态,王阳明是个典型的标本。

四、无趣的仕途

1499年,28岁的王阳明参加第三次会试,终于中进士,入仕途,任职于观正工部,首份差事是赴浚县去监督修建威宁伯王越(明朝将军)的陵墓。王阳明不坐轿前往,一路骑马,山路险要处马受惊吓,他从马上摔倒,口吐鲜血,随从惊恐,请求王阳明改乘轿子。他继续骑马,说:这是练习自己的骑马技术。

监督修建坟墓,实在算不上是个什么事,但王阳明不仅认真对待,还别出心裁,用来实验兵法。他根据兵法,把造坟民工当士兵,将他们按“什伍之法”(基本的军事单位)组织起来,用训练士兵的方法来训练他们,轮番休息、协同工作。工余空闲,他把民工们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,指挥他们演习“八阵图”。结果事半功倍,工作效率大大提高,造坟工程高效完成。王越将军的家人馈赠金帛布匹,王阳明一概不收,转以将军生前所佩戴的宝剑相赠,王阳明欣然接受。

29岁时,王阳明被授予刑部主事的职务,职责是复查案件、调阅案卷。这种工作,没有什么实权,也干不了什么实事,很无趣。他本对做官没有多少兴趣,官场的无聊令他感觉浪费生命、难以忍受,王阳明干脆告病回到家乡余姚,下功夫修炼道教养生术和佛教禅宗,一度决意出家。时年31-32岁。

1504年33岁时,王阳明重返仕途,主考山东乡试;9月任兵部武选司主事。

是年,他跟友人湛若水在北京开班讲学:倡导身心之学。反对官方化、八股化的程朱理学,称其“言益详,道益晦,析理益精,学益支离”,主张把真正的圣贤之学发扬光大,力劝年轻学子不要沉溺于辞章记诵,应该树立“必为圣贤”之志,致力于真正的圣学。

这是王阳明讲学的尝试期,听众不多,影响不大。此时的王阳明虽然才高八斗、深通儒释道三教,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,而其时学界士子普遍还沉浸在科举考试的应试教育之中(所谓举子学),对身心学无所属意。

五、下锦衣卫狱

小皇帝朱厚照登基,无知、昏庸、荒唐。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构成一股恶势力,号称宫中八虎,玩转皇帝,为非作歹,谋害忠良,致使朝政荒废、势如累卵。北京南京两都忠臣,纷纷上书或进言,要求皇帝下令诛杀刘瑾八虎,却反遭执掌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大权的刘瑾势力革职、贬官或暗杀。一时间朝廷上下,人心惶惶。

负责监察和谏言的“言官”戴铣、薄彦徽等人,还是忠肝义胆、仗义执言,坚持上书皇帝,要求严惩刘瑾等权奸,端正国法。刘瑾假传圣旨,立即把戴铣薄彦徽等人抓进了锦衣卫监狱。

连法定的“言官”都敢抓捕,谁还敢发言进谏?满朝文武胆战心惊、噤若寒蝉。谁敢再言,就是冒死。其时王阳明所任职务是兵部主事,在兵部的属官中是最低一级,正六品,在众多朝廷官员中普通的一员而已,论官阶、论职责,他都可以不言语,保持沉默、明哲保身。可是王阳明挺身而出,冒死上书皇帝,请求释放戴铣薄彦徽,官复原职。

刘瑾势力随即抓捕了王阳明,处罚“廷杖四十”,在午门外当众除去衣服、光屁股打四十大棍。经此残酷刑罚和人格侮辱,王阳明被打得血肉模糊、人事不省,在奄奄一息间被扔进了锦衣卫的大狱。是年为1506年,王阳明35岁。

六、狱中生活

王阳明入狱后,居然活了过来。他想到了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中的一段话:“昔西伯拘羌里,演《周易》;孔子厄陈蔡,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著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孙子膑脚,而论兵法;不韦迁蜀,世传《吕览》;韩非囚秦,《说难》、《孤愤》。《诗》三百篇,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。”

大意是,周文王曾经被商纣王囚禁于“羌里”牢中,却不堕为天下之志,在牢里推演阐发《周易》微言大义,终于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,而使《周易》能够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。孔子周游列国,受困于陈蔡之间,绝粮断炊,但他著成《春秋》,使乱臣贼子惧,并为后王立法。屈原遭楚怀王放逐,心中愤懑,却著就《离骚》,成千古绝唱······这些历代圣贤,都是在经受磨难之后,生命反而焕发出异样的光彩。

这些人物,激励了王阳明为人间道义而献身的豪情,也坚定了他想成圣贤的信念。他学习周文王,在监狱里演绎起《周易》来,为自己占卦,表明自己的心志。他还安慰牢房里的狱友放宽心,为狱友们讲学,讲圣贤的故事,说“心底无私天地宽”的道理,“累累囹圄间,讲诵未能辍”。王阳明身居牢狱、生死堪忧,却能做到意志不倒、胸襟浩荡,“俯仰天地间,触目俱浩浩”。

经王阳明父亲的周旋请托,几个月后,朝廷裁决王阳明出狱,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,即贵州修文县龙场“驿站站长”之职。

王阳明从京城回浙江家乡做赴谪准备,刘瑾派出的锦衣卫一路尾随追杀至浙江钱塘江边。王阳明佯装跳江已死,江边遗下衣服鞋子和绝命诗,蒙过锦衣卫,得以逃脱追杀。绝命诗有云:“自信孤忠悬日月,岂论遗骨葬江鱼;百年臣子悲何极?日夜潮声泣子胥。”后来王阳明走到武夷山,曾写诗云:“险夷原不滞胸中,何异浮云过太空;夜静海涛三万里,月明飞锡下天风。”

七、龙场悟道心即理

贵州龙场处在万山丛棘之中,属于“蛊毒瘴疬”之地,少数民族地区,不通汉族语言。经几个月的跋涉,王阳明于正德三年(1508年,37岁)三月到达此地,自己和随从动手搭建了一个茅草房,安顿住宿。后来发现一个山洞,于是搬到了山洞住,可免于风雨。想到孔子“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”之说,王阳明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起居生活,心态平和、安然处之。他写诗曰:“夷居信何陋,恬淡意方在。岂不桑梓怀?素位聊无悔。”虽然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,我也没觉得有什么简陋的,只要自己的心态平和恬淡,在简陋的环境里也可以发现生活的意义。我当然也思念自己的家乡,但君子无往而不适,我也从来不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而感到后悔。

王阳明之龙潭夜坐图

王阳明和三个随从,因水土不服、生活条件艰苦,全部病倒。王阳明亲自劈柴火、挑水、煮饭,照顾病情更重的随从人员。为了调动生活气氛和心情,王阳明还带着他们唱家乡小调、讲故事、说笑话。

这样度过一段适应当地环境的艰难日子后,粮食快要吃完了,怎么办?王阳明学习当地人“刀耕火种”的耕作方式,烧山开辟了一片荒地,自己播种粮食。与此同时,他看到当地人的住房相当原始,只是“棚户”,于是他就教当地人打土坯、用木头搭建房子,改善了居住条件。当地人感激王阳明的友好和教导,反过来帮助王阳明搭建了几间房子,使得王阳明有了较好的居住条件。王阳明把这几间房子命名为“龙冈书院”,为当地人讲诚意正心、修身齐家的圣贤之学,与当地民众相处融洽。

王阳明在龙场呆了三年(1508-1510年)。在龙场的环境下,“富贵犹尘沙,浮名亦飞絮”,一切荣辱得失、功名利禄都没有意义,如何“活下去”和“活着有什么意义”成为了唯一重要的命题。人生的出路究竟在哪里?我还能不能成为圣贤?王阳明叫天天不应、叫地地不灵,他孤苦无助,不断地设想:“圣人处此,更有何道?”如果圣人处在这样的境况下,那圣人会怎样想、怎样做呢?

他苦思冥想、日夜沉思。一天夜里,他突然长啸一声蹦起来,手舞足蹈、欢欣不已。王阳明悟到了:心即理,心外无物、心外无事、心外无理;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;向之求理于事事物物者,误也。

王阳明悟道石洞——阳明洞

王阳明悟道后,就开始在龙冈书院讲学,把他自己对圣人之道的领悟、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,讲给随从听,讲给当地苗族人民听。一些弟子也来龙场看望他,听他讲学。王阳明跟弟子们一起田野散步、溪边赏月、烛下饮酒,一起探讨着圣人的精神境界。“讲习有真乐,谈笑无俗流;缅怀风沂兴,千载相为谋。” 环境恶劣、穷乡僻壤的龙场,变成了文化的胜地。

贵州提学副使席殊闻讯来龙场向王阳明探讨“朱陆异同”,为王阳明折服,请王阳明到贵阳主讲贵阳书院,始论“知行合一”。明史记载“贵州士始知学”。这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最早期的思想传播。

这期间的讲学,可称为王门一期。


总结:

纵观王阳明的生平,他的人生围绕四件事而展开:悟道、讲学、做官、平治(平叛勘乱、治世济民)。悟道和讲学是他的内道和工夫,做官和平治是他的外用和事功。

王阳明心学,是在早期孔孟思想和后来程朱理学的逻辑和语境下,演绎而成的一套完整思想体系,唯在吃透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的迁延脉路和语境之后,始得窥见王阳明心学的门径,登入其堂奥。循此逻辑展开去,就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的洋洋大观。如果抽离掉五千年来的历史迁延和儒家哲学语境,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,归纳至极简,就是六个字:致良知、做圣贤。而他的信念,就是:人之道,吾性自足,回归本心与良知,人皆可以成圣贤。王阳明说:“天地虽大,但有一念向善,心存良知,虽凡夫俗子,皆可为圣贤。”

天不生阳明,如万古长夜。王阳明心学,一回万古之光明,嗣往圣、开来哲、发天理、正人心,把宋明理学推上了最高峰,天下耸动、弟子影从,百代宗师,登峰造极。

生命的意义不单是幸福。王阳明疾病缠身、一生坎坷,在困顿与绝境中大彻大悟,在非议和险恶中毅然前行,历经千难万险,遍尝千辛万苦,屡仆屡起、百折不挠、忍耐克治、杀伐决断、化险为夷,57年的人生历程中“幸福时光”少之又少,然而他终究凭着自己的意志、智慧和心灵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光耀千古的传奇。


作者:尹泽Rancho
链接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22bc764659af